湖北三农调研
第3期
(总第107期)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018年3月15日
农业 农村 农民 观察 分析 思考
本期提要: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建议
颜廷武 何 可 张童朝 江 鑫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每每跨越一小步,必将推动民生建设与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近年来,湖北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领域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相关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湖北乡村卫生建设中的“厕所革命”这一事项,经实地调研,不难发现建设过程中的“有权无责”“有皮无骨”“有形无神”之三大突出问题的普遍存在。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实现生态宜居,必须加大三类措施的综合运用。一是统筹管理,理顺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建管并重,完善厕所革命质量管控机制;三是内外兼修,推行居民文明素养提升计划。
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建议
颜廷武 何 可 张童朝 江 鑫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探索推广了“客店模式”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典型,全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但必须注意到,不同于相对注重“物的建设”的厕所改造,厕所革命更加强调对传统思想观念、传统生活方式等“人的要素”的全面革新。这一本源要求对我省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全省亟待吹响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集结号,深入剖析当前厕所革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补齐短板与弱项,以彻底打赢打好厕所革命这场攻坚战。
一、当前我省在推进厕所革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组织领导上,缺乏有效统领厕所革命的顶层设计,九龙治水导致厕所革命“有权无责”
条块分割下任务,多头管理追进度,厕所革命势难成。调查发现,我省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缺乏有效统领厕所革命的顶层设计,存在“九龙治水”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厕所革命与乡村振兴未能协同整合。基层政府往往是就厕所谈厕所,没有将厕所革命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在建项目有机整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深刻领会“厕所革命”的基本内涵,厕所革命变成了单纯的改厕所、修马桶,在理念和路径上没有归附于乡村振兴大战略,缺乏落地载体。二是管网建设与厕所改造难以无缝对接。管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进度显著滞后于厕所改造,导致厕所完成改造后没有配套管道排污,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甚至出现厕所管道与排污管道尺寸不一而导致无法实现排污衔接的情况。三是厕所改造政出多门,权责不清。我省在推进厕所改造时实行任务分工制,发改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不同厕所类型分工负责。公路沿线厕所由交通部门主导,集镇厕所由住建部门负责,旅游集散区厕所由旅游委负责,农村私人厕所由卫计委负责,公共厕所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各部门赶任务,降标准,攀进度。职责交叉则进一步助长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例如推进全域旅游的村落厕所就极易出现旅游委与地方部门的推诿扯皮。
(二)建设内容上,未能准确把握厕所革命的深刻内涵,重表轻里使得厕所革命“有皮无骨”
在推进厕所革命的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我省很多地方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及手段上的单一。课题组在湖北东中西部随机抽取了375位样本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34.67%的农民家庭仍是传统旱厕,有50.13%的农民厕所及生活排污没有可用的下水道,厕所改造的任务异常艰巨。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许多地方将厕所革命简单理解为修建马桶、改造厕所,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厕所改造后的排污治污问题,行动上则注重把旱厕改为水厕,将厕所墙体刷白等表面工作,并以此作为组织验收的合格标准。事实上,这种只做“面子”,不管“里子”的厕所改造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基层运动式改厕现象较为突出,甚至出现追进度、赶任务的倾向。“厕所革命”表面是马桶的修建和厕所的改造,背后是农村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实质是通过厕所改造实现科学排污治污,从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上认识上的误区及行动上的单一很大程度上搞偏了我省厕所革命的方向,拖慢了我省厕所革命的进度,使得我省厕所革命“有皮无骨”,如不尽快予以校错纠偏,势必让我省错失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机。
(三)实践举措上,未能全面领会厕所革命的核心要义,避重就轻导致厕所革命“有形无神”
厕改之“难”,最难的是观念和意识,即转变农村居民厕所使用的观念和习惯,激发群众对于卫生厕所的迫切需求,最终养成文明如厕的自觉行为。从走访调查来看,各地重设施建设而轻居民教育问题较为普遍。在课题组调研的375位样本农民中,有50.13%的农民指出当地没有开展环保知识和绿色生产的宣传和培训。在回答有开展相关培训的农民中,多数(54.06%)表示每年只有1-2次,实际参加过培训与宣传的农民也以年均一次居多,占比31.37%。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厕所革命乃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引导、教育培训等软性建设较为不足,居民文明如厕、健康生活等价值主张有待加强。如果仅注重修建马桶、改造厕所等“物”的建设,而忽视或放松观念更新、文化提升等“人”的革新,见物不见人,厕所革命就失去了时代意义与惠民价值,仅仅沦为一项普通的工程修建任务,造成厕所革命“有形无神”。实际上,只有彻底改造居民个体和群体的主观世界,有效转变居民厕所卫生观念、意识和文化,农村厕所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更为重要的是,为深入推进我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塑造乡风文明新风尚,我省应借厕所改造之“东风”,在全省掀起一场提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革命”。
二、深入推进我省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管理,理顺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机制
科学规划,既主题鲜明又多规合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上既要立足于新型厕所“水从哪来,水到哪去”等专门问题解决,又要着眼于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等管网建设布局。对有条件的乡村,建议对标现代化城市建设标准,实现给水通、排水通、排涝通和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三通一建”硬性标准。同时,厕所改造、人居环境建设等规划方案,必须与上级及地方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相匹配,做到多规合一,避免相互冲突。
加强领导,改横向联合为纵向一体。将农村厕所革命领导工作的部门横向分工改为地区纵向分工,建立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统一领导机构,挂靠在当地乡村振兴办公室,由地方一把手亲自挂帅督阵,这样既可以确保厕所革命权责清晰明确、保质保量推进,又可以敦促厕所革命在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框架下统一开展,从而真正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管并重,完善厕所革命质量管控机制
以验促建,严控厕改工程验收质量。宏观上,要明确厕改工作的验收标准,不仅以是否修建有抽水马桶和厕所外观是否整洁来判断,更要关注是否配套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污水管道建设、管道营运情况等。微观上,要严格对照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按照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要求,组织无害化卫生厕所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对于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对于仅修马桶之类的表面工作予以严肃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以评促管,强化厕所革命公众监督。厕所革命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成效如何公众具有最大的发言权。一方面,将农村卫生户厕纳入“卫生乡镇、文明村居”创建考评体系,把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衡量厕所革命成效的重要指标,以强化通过厕所革命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建立相关部门与农村居民的即时沟通机制,问政于民,做好厕改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营与后续管护等工作。
(三)内外兼修,推行公民文明素养提升计划
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一是营造氛围,宣传健康知识,弘扬健康文化,大力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结合美丽湖北、健康湖北建设目标,在全社会营造追求健康文明新风尚的热烈氛围;二是树立典型,对文明用厕、环境卫生、健康生活等居民家庭评优奖励,授予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家庭的示范作用;三是创新方式,通过现场参观、网上展览等多种形式,借助新兴媒体技术传播健康文明新理念。
重树家风,引领乡风文明新气象。着眼未来,居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根本之计在于家风建设上。一是开展家规家训展览。利用宣传栏、宣传墙、横幅等多种方式,开展传统家规、优良家训的亮晒、展览;二是开展家风故事展播。以家庭为单位,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说家风、唱家风、演家风等活动,大力传播优秀家风故事。通过以上“亮家训,晒家规,比家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树家风建设,讲好家风文明故事,以小家促大家,以家风带民风,人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提升可待可期。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
送:校领导
发:校内各处级单位、中心各研究室、中心学术委员
主 管:湖北省教育厅 华中农业大学
主办单位: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主 编:张俊飚
常务副主编:钟涨宝 黎东升
通讯地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特1号)
电话:(027)87288381
传真:(027)87282973 邮政编码:430070
E-mail:zhangjb5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