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规章制度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媒体传真
建言献策
最新文章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
第112期 种子市场不正...
第111期 关于推进湖北...
第110期 建设沿江生态...
第108期 关于加大推进...
第107期 加快推进厕所...
第106期 “一带一路一...
第105期 对加快推进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精准扶贫助贫困县“摘帽”
        核心提示: “‘能力贫困’是最大的贫困,也往往是最难解的贫困根源。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才能抓住精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保证其脱贫并确保其可持续脱贫。”张俊飚着力强调教育的作用。他表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农村青壮年,大多为家庭的决策主体,对家庭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家庭生存能力的大小。他建议,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措施,切实搞好贫困地区的普通教育。    

        阳新县是湖北为数不多的集老区、贫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县,全县山脉纵横,交通不便,水利、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稍遇天灾极易返贫。从1989年被列入国家贫困县以来,至今仍未“摘帽”。

        近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阳新县的“精准扶贫”初显成效。2015年贫困村新发展特色农业项目89个,全县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6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个,安置贫困户富余劳动力近万人。

        摸清家底 结对帮扶

        “精准扶贫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贺东航表示,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致贫原因等因素,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措施,做到“谁贫困就扶持谁”,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为摸清家底,阳新县采取农户申请、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开公示、镇村联审、严格审批“六步工作法”,对全县贫困人口全面开展再识别、再确认,全面了解各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和主要致贫原因。把2800元低保线作为贫困线最终界定标准,实现在贫困线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双线合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因病、因学、因灾、因残4种特殊困难和较大支出因素,将人均收入高于贫困线而实际生活困难的人口一并纳入扶贫对象。据悉,摸底后,2015年初,阳新县有98个贫困村、11.47万贫困人口。

        为确保3年内如期实现脱贫,该县按照“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靶向治疗”的原则,确立了“四帮到户、六保到村、产业四带”的扶贫思路。同时实行了“三包六定”的结对帮扶措施,即领导包镇、科局包村、干部包户和定对象、定责任、定规划、定措施、定考核、定奖惩。“更重要的是‘带着感情去帮扶’,将致富措施用准,将自己的能力用足,促使内因的动能释放,构建起内外协同的发展机制。”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俊飚教授表示。

        能人带路 引导脱贫

        结合每个贫困村的不同实际,以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需求,阳新县按照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模式,对所有试点村制定了帮扶计划。重点启动实施了1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落实发展项目78个。整合整村推进等专项资金以及部门帮扶资金,因村因户制宜帮助每个贫困户分别落实1个以上帮扶项目。如浮屠镇湖彭村落实帮扶项目3个,其中帮助改造了300亩鱼池。

        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阳新县将“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引进私营业主、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经济能人、优秀机关干部等方式,选派了10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形成“能人治村”的氛围。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要素,也往往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尤其是有能力之人。”张俊飚说,通过环境创造和政策引导让能人在家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进而形成“上下一体,内外合力”的发展机制。

        三溪镇柏树村在村支书王能动的带领下,以整村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为载体,采取大户承包经营、贫困户参与入股、收益分红的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了养猪场、烟花爆竹厂、彩印包装厂、现代农业园、油茶基地以及工艺品生产等。“目前已解决了3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7000多元。”王能动欣喜地对记者说,基础设施也大大改善了,村里通了道路、网络,改善了绿化,也安装了路灯。

        在带领村民脱贫过程中,除了资金和产品销路的压力外,王能动感觉最欠缺的是人才。他表示,农业园的种植和养殖缺技术型人才。张俊飚教授建议,主动引入智力支持,如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聘请一批人才,建立科技扶贫“智囊团”,建立顾问班子,参与扶贫政策的制定、规划的实施、项目的论证等工作,最大程度地提高扶贫决策的科技含量。

        发展教育 解困解贫

        “贫困地区,‘困’是原因,‘贫’是结果。‘困’可能有‘环境之困、要素之困,也可能有能力之困’,解困才能解贫。”张俊飚对记者说,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最大的困境应该是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之困,尤其是“道不通,路不畅”,严重影响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各类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流动效率,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连片特困地区基本上都集中在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山区,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脱贫。”贺东航建议,连片特困地区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化” 发展道路。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环保低碳、产业耦合和可持续性,在信息化发展中更加科学、有效,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有机化、生态化。

        张俊飚教授表示,在扶贫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要充分实现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问题,要围绕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在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能力贫困’是最大的贫困,也往往是最难解的贫困根源。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才能抓住精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保证其脱贫并确保其可持续脱贫。”张俊飚着力强调教育的作用。他表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农村青壮年,大多为家庭的决策主体,对家庭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家庭生存能力的大小。他建议,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措施,切实搞好贫困地区的普通教育。